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2节(1 / 2)





  没错,韩涛是霍东山的人,霍东山和方腾冲斗了几年,即使离开也不会把金铭县交给方腾冲,所以调了韩涛过来。

  韩涛对唐知综挺有好感的,聪明骄傲得恰到好处,他笑秦爱国,“你自己提拔的人是啥性格你不知道?你猜猜他想让我干啥?”韩涛不介意唐知综利用自己为公社人民获得便利,只要不是为了满足自个私欲,为百姓做事他是很乐意的。

  像秦爱国,掏腰包买了几百本书,穷的话恐怕遭不住,但秦爱国不穷啊,力所能及的为孩子们做点事没啥不好的。

  想到这,他好奇唐知综怎么看出秦爱国有钱的,不由得打量秦爱国几眼,多年同学,秦爱国哪儿不明白他眼神的含义,耸肩,“别问我,我也纳闷呢,你放心,他对我都这么凶残,对你更不会手下留情。”

  秦爱国绞尽脑汁的想唐知综会敲诈韩涛什么,奈何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我等着。”

  唐知综回到生产队天快黑了,喊石林把东西带回家,他去唐大壮报告会议结果,扫盲,重点扫盲,其余不管,唐大壮松口气的同时又警惕的看着唐知综,“你没在领导们面前乱说话?”唐知综以他的名义去开的会,得罪人也会算在他头上。

  唐知综不满,“大壮哥,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我想是没脑子到处惹是生非的人吗?”

  唐大壮不给他面子,“你惹的事还少吗?”看唐知综两手空空,他皱眉,“你进城没买东西?”

  他是给了唐知综钱的。

  “买了,喊石林先拿回家了,你想要看看我买了啥?我喊石林拿过来。”

  唐大壮摆手,左右盯着唐知综看了看,“真没惹事?财政局和交通水利局的文件不做数了?”

  “对啊,县委书记在场呢,他们蹦哒再厉害都没用,要不你明天去县里找秦局长,秦局长不会骗你。”

  公社开展扫盲还有得忙,唐大壮哪儿有时间去县里找秦爱国,再三确认唐知综没在县里惹事,唐大壮就放他回去了。

  石林已经在切肉准备煮饭了,他没煮过牛肉,问唐知综怎么吃,唐知综买了配菜,喊石林切成丝,混着芹菜炒,石林不是做大厨的料,唐知综又没办法联系上酒鬼,看来还得继续等。

  唐知综兴致很高,高翠华搬过来两天了,很满意在幺儿家的日子,跟着其他儿子还得煮饭,跟着幺儿每顿吃现成的,尤其石林的厨艺比她好,饭菜合口,高翠华喜欢得不得了。

  他问唐知综,“有人上门找石磊打家具了,石林啥时候能做大厨。”

  孙子挣钱的路子是幺儿找的,挣的钱有幺儿的份,高翠华恨不得多来几个孙子帮着幺儿挣钱。

  唐知综尝了口牛肉,牛肉炒过了,嚼不动,他说道,“石林厨艺还差得远,慢慢来吧,老娘,你屋里的旧被子我给五哥了,新被子不知道暖和不,夜里睡着冷的话就说,我明天去公社再买一床。”

  高翠华笑逐颜开,“不冷不冷,睡着刚刚好,那床旧被子不是年后买的吗,怎么就给老五了?”

  “他现在不买结婚也得买,不如把旧被子给他,结婚就不买新的了。”

  高翠华想想,这样的确省着专门给老五买新被子的钱了,高翠华觉得幺儿就是聪明,随即想想幺儿说的老五结婚,她惊讶,“老五有对象了?”难怪最近看着精神很多,原来是有对象了,但自己就挨着他住,没看到老五周围有女同志啊。

  唐知综含糊其辞,“算是吧,人家女同志面子薄,老娘去外边别乱说啊,没扯证啥都有可能发生。”

  被拐走一个儿媳妇的高翠华算有经验了,哑声道,“你放心,我不出去乱说,老五难得找着个媳妇,被人抢了就太惨了。”

  旁边默默吃饭嚼肉的石林:“......”唐老五的事在他看来八字还没一撇呢,唐知综是不是太乐观了?

  往回唐知综买肉回来都是请余秀菊煮的,石林学厨艺后,家里就能煮肉,虽没有铁锅,陶瓷锅也能炒菜,油多点不粘锅,方便得很,石林并没觉得有什么,回到家余秀菊看他手里没碗就不舒服了,“你幺叔家不是吃肉吗,没给你端碗回来?”

  早知道就不让石林学厨艺,自家有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被唐知综养刁了,隔几天不吃肉就流清口水。

  “没啊,幺叔问我端不端,我嫌麻烦就没端,你们还没吃饭?”石林吃得有点多了,看唐知国在屋檐下编箩筐,嘴里絮絮叨叨念着汉字比划,上个月扫盲考试,唐知国成绩进了前十,额外获得工分奖励,这几天特别用功,听余秀菊说半夜说梦话都在背词语,他自愧不如。

  石林走过去,“爸,还在背词语呢。”

  不知道是不是被儿子们气少了,唐知国身体壮实了,气色也好了很多,看是他,唐知国不冷不热的嗯了声,“你奶奶在你幺叔家住得惯不?”

  “你没看奶奶高兴成啥样了,白天拿水挨着把家里的家具全擦了遍,地也擦得干干净净的,别提多精神了。”石林不是说假话,他奶奶就是跟着他幺叔过穷日子脸上都是笑着的,其实他挺好奇的,他奶奶怎么就偏心幺叔偏心成那样了呢,难道因为幺叔长得最好看?

  唐知国也没偏心石森啊。

  他坐在树下的木床上,和唐知国聊家常,“爸爸,奶奶为什么就那么喜欢幺叔呢?”幺叔叫她干啥她都笑眯眯的。

  余秀菊撇嘴,“你奶奶偏心呗。”虽说唐知综现在是出息了,以前真是个混账,老太太有啥吃的都紧着他,辛辛苦苦攒的工分全是留给老幺的,无论过多久,想到以前的生活余秀菊就免不了抱怨。

  石林听不得唐知综半句坏话,“妈,幺叔咋就混账了?不偷不抢,顶多就是懒了点,懒也不能怪幺叔,幺叔力气小,想干活也无能为力啊。”

  余秀菊:“你就替你幺叔说好话,跟你奶奶一个德行。”

  石林得为自己辩解,“我怎么就像奶奶了,我说的实话。”

  “啥实话,你幺叔借你爸的名义赊酒喝你不记得了?要债的进村,你们几兄弟气势汹汹的要去打人,多长时间你就忘记了?”

  石林语噎,“我没说打幺叔吧,是大哥说的,大哥性格像爸爸,爸爸说打幺叔他也说帮忙。”石林是坚决不会承认自己说过那样的话的,见余秀菊还要再说,他不耐烦,“妈,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呗,幺叔对咱不是挺好的嘛,我就好奇奶奶为啥最喜欢幺叔而已。”等以后他有了很多儿子,他也挑个独疼他,等他出息了孝顺自己。

  这方面来看,他奶奶挺有眼光的,没有白疼他幺叔。

  唐知国编箩筐的手顿了顿,沉默很久,悠悠道,“你奶奶说日子够苦了,家里这么多人总要得有个人过好日子吧。”

  这话是他结婚时老太太喝高了后说的,她说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看不到希望,唯独看幺儿过得无忧无虑心里稍感安慰,与其所有人过穷日子,不如拉个人过好日子,因为看到那个过好日子的她才会觉得有希望。

  他是不理解老太太的想法的,直到石森进醋厂做了正式工,慢慢的有点明白老太太话里的含义了。

  有人跳出贫穷无望的生活,活着的人以他为目标,才有动力。老太太的想法无疑是自私的,但的确会给人希望。

  就是苦了他们几兄弟。

  “奶奶想法挺独特的啊。”石林不知道该说啥,太穷了,就把所有的钱集中花在一个人身上,要那个人过得好点?不愧是老太太想出来的,正常人都想不到吧,难道这就是他幺叔成才的原因?

  石林把这件事告诉唐知综,唐知综也露出满脸诧异,“你爸亲耳听你奶奶说的?”他妈的,这样的育儿观念还真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呢,照石林的说法,酒鬼算是运气好被上天...老太太眷顾的幸运儿了?

  “幺叔,我看这个办法很有效,你要不要也试试,我看堂弟们......”石林眼里,钱大无疑是最聪明最孝顺的,唐知综整日酗酒不管家里的事,是钱大操持家里,粮食啥的全由他管着,害怕唐知综拿去换酒喝,家里粮食不管搁多了,特别省。

  钱大长大了肯定出息,他给唐知综建议,话没说完呢脑袋就挨了一巴掌,唐知综怒道,“老子又不是老太太,为啥要用她那套育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