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杨夫人惊讶,随即大喜,“王妃有事情尽管吩咐。”

  几句话的功夫,周围一圈人无论是甘愿的还是不甘愿的,都纷纷笑着告辞。

  傅清凝也知机的离开,却不妨四皇子妃笑着道,“赵夫人和杨夫人平日里谈得来,也留下吧,光是我们俩也无趣得很。”

  傅清凝垂眸应了。

  很快,亭子里就只剩下三人了,因为还是正月,天气寒冷,亭子周围用帷幔围了,里面点上了火盆,众人离去后,亭子间很快温暖起来。

  四皇子妃倒也随和,柔声问道,“杨夫人近来可好?上一次听说你幼女病了,不知如今可好些了?若是不行,我可以让太医去瞧瞧。”

  杨夫人一脸惊喜,笑着点头,“小女已经痊愈,多谢王妃惦记。”

  傅清凝垂着眼眸,闻言心里一动,这位四皇子妃,可真温柔细心。

  随即就听到四皇子妃唤她,“赵夫人,你怎么不说话?”

  傅清凝抬头,脸上已经带上了恰当的笑容,“没有,王妃威仪,不敢冒犯。”

  四皇子妃噗嗤笑了,又问,“听说你两个小叔子都是去年的举子?”

  第一百零六章 同窗

  “是。”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这种家中同时中两个举子的情形并不多。就像是赵延煜和他爹一门双进士一般,算是佳话了,小范围内还是很多人觉得新奇的。

  四皇子妃一脸好奇,闲聊一般道,“听说他们比赵大人中举时年纪还要小,真心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你婆婆会教孩子。”

  傅清凝谦虚,“多谢王妃夸赞。”

  “他们可有定下了亲事?”四皇子妃正色了些,“我娘家有个堂妹,正在适婚之龄……”

  傅清凝心里一跳,垂下眼眸,“都没有定下,我婆婆应该有打算,现在正是要紧的时候,先前她还写信于我,让我平日里注意着不让丫鬟靠近他们,免得他们乱了心绪,看那样子,大半会等他们此次会试过后再提亲事。”

  四皇子妃点点头,“倒是我着急了。赵夫人别见怪才好。”

  傅清凝忙道,“不敢。”

  能够推了就推了,傅清凝算是发现了,随着赵延煜的官位升高,上门结亲的人家身份越来越高,皇子妃娘家的堂妹,哪怕那姑娘父亲不显,但有皇子妃做姐姐,总不会太差了的。

  但这亲事一结,赵家算是和四皇子妃绑在了一起。

  三人在亭子里又说了几句,气氛还算和谐,哪怕傅清凝拒绝了这婚事,也不见四皇子妃生气。很快,刑夫人带着人过来,之后又有人过来请安,傅清凝和杨夫人就退了出来。

  走到僻静处,杨夫人恨铁不成钢,“多好的机会,四皇子妃亲自做媒,你怎地就推了呢?”

  傅清凝算是发现了,杨理后头的人,也就是去年杨夫人打算帮赵延煜找的关系,应该就是四皇子了。

  傅清凝默然,低声道,“我婆婆看起来和我亲近,其实越是亲近这感情越是要用心维系,小叔子的婚事我不宜插手。”

  “你傻不傻?”杨夫人上下打量她,眼神颇为新奇,“这机会千载难逢,让你小叔子和堂堂皇子做连襟,你婆婆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怪你的。”

  傅清凝正色,“但他们前程要紧,再过两月就是会试,这个时候我不好打乱他们心绪的。”

  杨夫人半晌无语,“赵夫人,会试三年一次,这一次不行,再等三年还有机会,实在不行就再等三年……但和皇子做连襟说不准就这一回,我家是没有合适的小叔子,要不然我就……”

  见傅清凝神情淡定,她一脸着急,“你怎么就说不通呢?”

  杨夫人伸手拉她一把,靠近她道,“你该不会是想左了吧?”

  傅清凝扬眉。

  杨夫人低声劝说,“这弟媳妇比你出身高,你确实有点尴尬。但若真是如此,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进门后就是赵家人,对赵大人的仕途定然会有助益的。你回去好好想想,要是反悔了,可随时来找我,我帮你去说和。”

  傅清凝无奈应了,对于她的误会也懒得解释,说和是不可能说和的,这亲事她避之不及,相信赵延煜也一样。好好的刑部主事,眼看着就能做上刑部侍郎,可以说是比投靠了皇子爬得还快,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之后杨夫人再没能找到机会凑到四皇子妃身边,许多人一直围着,凑过去了也说不上话。

  午后,四皇子夫妻俩告辞,众人也纷纷告辞,刑夫人整日笑眯眯的,看样子很是高兴。也是,皇子亲自上门贺寿,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待遇的。

  傅清凝回家后将四皇子妃有意结亲的话对赵延煜说了,末了直接道,“我直接说二弟他们的亲事有娘亲自做主,得等会试之后再提。”

  赵延煜捏着她的手,“清凝,难为你了。”

  “有什么难为的。”傅清凝失笑,“身份越高,她们反而越是注重名声品行。”别说生气,摆脸子都没有。

  要知道若是四皇子事成,四皇子妃可就是一国之母,端庄尊贵,宽和大度,一国女子表率,怎么能随便生气?

  再说了,人家拉拢赵延煜,这边不答应还有别人,就傅清凝知道的,丁大人次子今年二十,也是明年参加会试,还未定亲,那也是个合适的人选啊,多的是人愿意接过这个橄榄枝。

  接下来的日子傅清凝深居简出,每日都会格外注意给赵延展二人的饭食,那俩也是认真的,赵延煜回来后每日会帮他们解疑答惑一个时辰,深夜了烛火还亮着,不用说肯定在看书,早上赵延煜离开时,他们就已经起了。

  不管他们能不能得中,光这看书的劲头,就很让人欣慰了。

  正月二十,天气好转,赵延煜难得沐休,干脆带着两个读书快读傻了得弟弟出门闲逛,美名其曰采买笔墨纸砚。

  还是花簇街的最好的那个书肆,傅清凝和赵延煜两人在酒楼上等着他们,上一次来,于大人就在隔壁出了事,现在想起来,似乎已隔了许久一般。

  两兄弟回来时,两手拿得满满,让人意外的是,他们还带了两个人进来。

  带来的是一男一女,男子二十多岁,女子大概十四五岁,两人面容隐约有些相似,身上只着了普通的细布衣衫,还是旧的,但浆洗得干净,那姑娘头上只插了一支木钗,可以说朴素得很了。

  两人进门,有些紧张,还有些不安。

  赵延展放下手中的东西,看向赵延煜,道,“大哥,这个是我同窗,姓朱名广崖,这是他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