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中国异闻录第30节(1 / 2)





  二

  从古至今,民间游走着一种身份永远神秘的人——望气士。

  每个人的阴阳两气不同,由泥丸宫散发的体气颜色也会不同,共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望气士根据气的颜色来断吉凶。

  初入门的望气士,只看人气,行走江湖混口饭吃。望气高手则看宅气和地气。这种人可不是一般的吃香,在古代家里盖置宅院、选择墓地,都少不了请望气士择良宅、选吉地,图个子孙平安,封官晋爵,大富大贵。

  “有需求就有供应”,望气士多了难免良莠不齐,大多都是半吊子,嘴上功夫比眼上功夫强出不知多少倍,当然也不乏一生不图钱财只以寻宝穴为乐的高人。

  元朝末年,安徽凤阳农民朱五四在陈姓地主家打小工。一日地主家门口饿倒个穷酸道士,被陈地主收留,每日游山玩水(其实是望气寻穴),在深山寻得千年难得一遇的“四相百蛇朝奉穴”。

  此山共分四峰,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相之形,四峰聚拢一小小山凹,正迎合聚气敛势的地形。山凹东处,有一两尺高的小山洞,里面百洞蜿蜒贯穿如蛇形,将地气、风水皆聚拢于内。

  “福非祸所依,祸非福所附”。此穴极为霸道,吉、凶两气都被吸纳在内。如果先人葬于此穴,必先受凶气反噬,家人逐一死去,凑够四相之数,第五人才能在短时间内登峰造极,天下至尊。

  此人登基之后,必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应了“百蛇尽除,只余孤龙”之意,才可保基位安稳。

  道士为南人,自然对元朝恨之入骨,发现此穴心中大喜。何况早就看出陈家儿子隐隐有淡紫之气,便一五一十地告知了陈姓地主。

  孰料陈姓地主是个心机阴沉之人,得知家人必受牵连,暗中多了个心眼。恳请道士想法破除凶气,保得家人性命。

  道士沉思良久,叹道:“为了反元大业,说不得也要做些有违良心的勾当。”于是告诉陈地主,要破凶气,可找一人先行下葬,必须头下脚上应了凶气,再将陈家族人头上脚下葬入,后代就可应承吉穴之气。

  陈地主得知此法,毒死朱五四,又假装善人帮朱家把朱五四葬进穴内,应了凶穴之兆。

  朱家自然感激涕零,不疑有他。朱五四死于四月初六,时逢灾年,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短短几天,朱家老二成了孤儿,入寺当了和尚。

  陈地主一日酒后失言,将“四相百蛇朝奉穴”与毒杀朱五四应凶劫之事告知儿子,说自己百年之后,葬入此穴,陈家必能荣登大鼎!

  陈子琢磨着父亲身体康健,再活个几十年也没啥问题。等父亲死了,自己也已五六十岁,难不成一把老骨头还要骑马射箭领军和元人玩命?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陈子在酒里下药毒死了父亲,办了隆重的葬礼入穴为安。

  哪曾想陈地主那天喝大了也没交代清楚,忘记说“头上脚下”的葬法,结果陈子把父亲头下脚上地埋了。

  这样一来破了朱家凶劫,朱家老二莫名其妙地应了吉穴之气。

  道士云游回来,听说此事,琢磨着头几天陈地主活蹦乱跳的一大活人,吃喝嫖赌啥都不耽误,刚准备纳第五房姨太,怎么就说死就死了?

  更奇怪的是,陈子的紫气消失不见,泥丸宫冒出蓝气,成不了帝王只能做一时枭雄。倒是上门化斋,相貌奇丑无比的小和尚,却冒出龙形紫气。

  道士好生奇怪,留住和尚问俗家姓名,得知名为“朱重八”,正合“四相百蛇朝奉穴”所需八八六十四卦,填满一周天的卦象空缺。

  道士仰天大笑:“一龙一蛇争锋,暴元自此而终。此乃天意,早有定数。”于是让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辞别陈家寻找辅世之才。在青田县南田乡(浙江文成)遇到一位身带先天青气的刘姓文人,倾囊相授。数年后刘姓文人出山辅佐朱元璋,终于夺得江山。

  陈家那个点背的孩子,正是和朱元璋争夺天下的陈友谅。

  三

  图书馆里有一本关于“望气”的书,实在太过深奥,我看得懵懵懂懂,唯有一条记得特别清楚——除了七色阳气,还有一色阴气,色为灰。

  有灰气的地方,是聚尸地。灰气越重,尸体越多。

  此时灰气已经聚成一坨乌云,还有大量灰气往外冒着。[在后文适当位置交代一句,原来灰气所对应的尸体,其实与阿萍做奶茶的鱼目相关。]

  我心里一紧,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月饼和我留下有两个原因,一是那天被我们打跑的混混回来找事;二是如果有人和明博暗中联系,发现明博死了,第一目标就是萍姐。

  我冲进餐馆,客人坐了大半间餐馆,丹丹忙着招呼。

  “月饼呢?”

  “去缴水电气费了。”

  我更确信,有人趁着我们俩都不在时来店里了。我扫了一圈,食客都是普通人,没有活尸和蛊人。

  “萍姐呢?”

  “每个月这一天萍姐都在二楼材料间做足一个月的奶茶配料。”

  我几步跑上二楼,材料间木门紧锁,厚厚的窗帘遮挡着窗户。我敲了敲门无人应答,门缝里飘出淡淡的腐臭味。

  难道萍姐已经……

  我没敢多想,撞开木门,中人欲呕的腐臭味涌出,熏得我几乎窒息。材料间的墙上阴着一摊摊水迹,挂着几百条剜了眼的比目鱼。鱼骨散落一地,腥气扑鼻,偶尔几只苍蝇钻来爬去。桌上粘着大片黑色小颗粒,细看是一颗颗新鲜鱼眼。

  萍姐一声尖叫,一张枯白的鱼皮从手里掉落,轻飘飘地坠地。

  我惊得目瞪口呆,萍姐没有失去蛊术?在利用这些东西制蛊?难怪会有这么多灰气!

  萍姐脸色煞白:“南瓜,你能替我保密么?”

  我哑着嗓子根本说不出话。

  “等我几分钟。”萍姐把鱼眼推成一团,捧进一盆黄色粉末里面来回搅拌,直到粉末把鱼眼完全包裹才舒了口气。

  “去我屋里吧,希望你能懂我在做什么。”

  以下是萍姐的讲述——

  四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朝,贞观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