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饮冰第19节(1 / 2)





  这下可算解了程故秋方才张不开嘴的燃眉之急,他感激地冲白小姐一笑,又颇为热络地说:“无他,只是前段日子我将小姐此前翻译的法文诗集拿给商务印书馆的友人看了,他对小姐翻译的功力赞不绝口,今日恰好也到府上拜访,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见他一面?”

  这世上慕白小姐美名前来求见的人可多了去了,可慕她才名的倒是罕见,白清嘉觉得很新奇,几乎是一下子就来了劲头,问:“他看过我翻译的诗?他是怎么说的?”

  程故秋看她有兴趣也很高兴,温和的眉眼越发舒展,笑说:“他人就在厅里,何必我再做传话人?小姐前去一见也就是了。”

  那位书馆的编辑名叫李锐,也是上海人,约莫二十五六上下,形容却有些邋遢,看得出日子过得颇为拮据,身上的褐色西装很是陈旧,内里兴许还打着补丁呢。

  她去厅里见他时只见他面前满满登登摆了七八杯空的咖啡杯,家里的女佣都在捂着嘴偷笑,好像在调侃这位先生的不体面。

  偏他一个人像是感觉不到,笑得很是爽朗,还看着那些女佣回嘴:“笑什么?我自己又买不起这么好的咖啡,来蹭蹭也不许?——再来一杯!”

  硬生生把咖啡喝出了酒的意气。

  白清嘉觉得这人颇有几分趣味,程故秋却觉得作为介绍人的自己脸面都被这位老同学丢尽了,立即十分尴尬地走上前去拉他,又颇为局促地扭头对佣人们道歉,说:“不好意思,那杯咖啡不要了,不要了。”

  惹得众人又是一阵笑。

  白清嘉也难得露了个笑脸儿,恰被那个李锐瞧见了,他立刻瞪圆了眼睛、毫不掩饰对她容貌的赞美,还直言不讳地对程故秋说:“故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怎么不早说白木槿是一位如此美丽的小姐?倘若你说了,我今日定然会去赁一身崭新的行头,怎会如此不体面地出门!”

  程故秋叹气,心说你的不体面才不是仅来自于行头,嘴上却没径直揭老友的短,只扭头对白清嘉介绍:“这位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国文科出身,名叫李锐,木子李,锐意潇洒的锐。”

  白清嘉倒没想到眼前这个有些破落的男子竟会是名门学府出身,着实有些惊讶,她亦不是擅与人虚与委蛇的性子,索性就直说了,言:“先生既然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怎么竟会混到连一杯好咖啡都喝不起的地步?”

  这样的直言不讳也真是人间罕见,任谁听了也该有几分尴尬的,熟料那叫李锐的小编辑却很坦荡,还反调侃了一句:“这有什么奇怪?我一个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不去读时评又不去译大书,连艳丨情小说民俗志怪都不愿追捧,单喜欢小姐译的那些法兰西诗歌,我不破落谁破落?”

  这话说的……

  气人是真的气人,那意思分明是在讽刺白小姐的译作不卖座;可讨喜也是真的讨喜,明晃晃表达了对她翻译的喜爱,倒令人有些拿不准该怎么对待他。

  白清嘉也是被气笑了,都没说话,还是秀知替她们小姐不平,问李锐:“你什么意思?是嫌我们小姐翻译得不好?那你还登门求见做什么?以为我们小姐稀得见你?”

  那李锐听言摆手一笑,也是个打蛇随棒上的主,一遇诘问便露笑脸,答:“非也非也,我几时说白小姐译得不好了?只是说不好卖钱嘛——这么不卖钱我还是上门求见了,岂不正好可以反过来证明我的诚心?”

  第31章 稿酬  “呀,这里怎么有这么大块的银元……

  他真是两面说都有理, 言之凿凿的样子把秀知惹得忍俊不禁,一时倒也再抹不开脸凶他了。

  他还热络呢,明明是个客人, 却像个主人家一样反过来请白小姐落座, 一下就把程故秋扒拉开了, 自己坐在离白小姐最近的一把矮脚蹬上, 笑眯眯地说:“小姐的书稿我尽看过了,可见外文的功底着实扎实——第一流的译家就要去译诗歌!译小说散文的都是混子!绕出几门语言去的也都不着调!都不好, 都不好!”

  这番吹捧实在有些过猛,令白小姐都有些脸热了,她失笑,调侃:“那照李先生的意思, 我的译作便是至美至善全无瑕疵了?”

  一旁的秀知原以为这小编辑要再空口吹嘘起来,不料他却又摇头说了一声“非也”,还说:“小姐的外文的确出色, 可对于国文却相对有些生疏——翻译嘛, 终归是要给国人看的,倘若措辞不精恐终难被人欣赏, 还要多雕琢。”

  这是句说到点子上的评论。

  白清嘉十几岁便留洋读书, 自小又没受过什么传统的私塾教育,对于国文实在不精通,连《古文观止》都未通读过,至于唐诗宋词自然更感陌生, 听人读过一首后顶多知道大致是在讲什么,却很难品出其中炼字的妙处。因而她翻译的西洋诗歌也多以白话为主,近似元明清三代话本的语言风格,虽也能达意, 却不符合国内文人士绅的审美趣味,的确很难获得认可。

  这一句点评便能看出是行家了,白清嘉点了点头,也虚心的,说:“先生说得对,我的确还有许多功课要补。”

  李锐听言赶紧摆摆手,很洒脱的模样,笑道:“我算什么先生?又不是故秋那正儿八经在三尺讲台上教书的,小姐只管叫我的名,不必同我客气。”

  一句话又有些调侃程故秋的意思,两个性情截然不同的男子竟可以是这样的好友,也令白清嘉感到几分新奇。

  不过她此时倒没多打听李锐和程故秋的同窗故事,只因又听李锐忽而提议:“上次小姐的书稿只译了一半,还不是拉马丁先生的全作,不知近来白小姐可能抽出功夫将他的诗歌译完?到时交稿付梓也是一桩美事——哦自然,稿费我们不会拖欠的,我会尽力向主编争取得优厚一些。”

  这是……在同她约稿?

  白小姐眨了眨眼,更感到新奇了,除此之外还有几分难以置信,再深想想,倘若她的翻译真能付梓出版……那岂不是,她会在书店里买到署有自己名字的书?

  白小姐确然心动了,那双美丽的眼睛也总算亮了起来,这可是她自那晚糟心事发生后的头一遭,看得秀知也很是高兴。

  她在她们小姐身后瞄了一眼那一身破落西装、面前摆着一排空咖啡杯的小编辑,偷偷笑了笑,心中默想:也算你做了一件好事。

  于是从这天起白小姐便终日与纸笔为友,攒着劲儿要早日译好自己的第一本书。

  白老先生也从佣人们那里得知了此事,知道小女儿受了一个编辑的蛊惑,现在天天闷在房间里做什么翻译。他自然是看不上这类活计的、也不想让女儿为此劳心费神,可她刚刚在徐隽旋的事情上受了委屈,他也不好再阻止她这好不容易才培养起的小兴趣,姑且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她去了。

  她是真上心,平时那么惫懒的一个人,如今每天不到七点钟就起床了,都不用人催;只是睡觉时间却推迟了,常常到夜里十一点还不肯熄灯,于是家里的佣人们就开起了玩笑,说秀知是命苦的,要么得催小姐起床、不然就要催她上床,总归不得闲。

  而忙碌的日子虽则辛苦,可终归能让人感到充实,原本穷极无聊难以为继的日子忽然就跑得飞快,时间一下子窜出去,转眼竟进了三月了。

  北京的春日可没有多惹人喜爱,不单冷得没有个春日的样子,而且干燥多尘土,令南方来人总难免有些不适应。所幸白清嘉在这个春日交了稿子,李锐也很守信,没几天就给了答复,在信中盛赞她的翻译灵巧、译出了法兰西的奔放与热烈,比时下大多数的所谓译家都要高明得多,与此同时还随信寄来了她的稿费。

  整整一百五十大洋。

  这笔钱么,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于寻常人家而言足够几年花销,可对白小姐来说却还不足她一件寻常衣服上的扣子值钱,自然不会太令人激动。可这又的的确确是白小姐平生第一次自己赚到钱,这难免让她心潮起伏,看着手中那几块漂亮的银元,觉得它们长得都比平时从父亲那里拿的要俊俏许多。

  她心里十分开怀得意,禁不住便要拿出去显摆,无非也就是到父亲母亲那里转一圈,还要装作漫不经心,譬如从他们眼前过时愣要让银元状似不小心地从口袋中滑落,然后她又要状似不知情地问上一句:“呀,这里怎么有这么大块的银元?是谁掉的?”

  惹得她父亲母亲也是十分无奈。

  贺敏之比白宏景更买小女儿的账,一面觉得她娇气可爱,另一面又不吝啬夸她能干,白清嘉一得夸奖那就更来劲,又缠缠绵绵地搂上了她母亲的胳膊,缠着人问:“母亲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给你买。”

  大包大揽的小财主模样逗得她母亲乐不可支,拿手去点她的小鼻尖,笑着说:“我什么都不要,你自己拿去花了吧,买些喜欢的小玩意儿。”

  白清嘉撇撇嘴,觉得母亲不给她面子,打定主意要自己用这一百五十大洋在家中买出一番地位,遂带着秀知一同出了门,在偌大的北京城来回逛了起来。

  只是白小姐的雄心壮志虽则十分可嘉,可那口袋中装的钱财却略显出一些单薄。

  她本想替她母亲买一个成色上好的玉戒指,遂十分有排场地进了珠宝店挑选,那里的店员见她满身贵气还以为来了笔大买卖,是以一个个都是万分殷勤地上前伺候,然而待白小姐施施然地坐下一看,才发现但凡能入自己法眼的珠宝首饰都得要一千大洋往上数,她这区区一百五十元顶多只能买个镶着碎宝石的金饰,还不定是那个国家来的宝石呢。

  这真是大大出乎了白小姐的预料,令她在感到丧气的同时又觉得有点丢人,头一回生出了囊中羞涩的局促感。不过白小姐是什么样的气派?怎么会被人看出短处?就算是自己错了也要反咬别人一口,当即就端起了架子皱起了眉,还煞有介事地跟身边的秀知念叨了一句:“现在的珠宝买卖也真是好做,连这样的成色也能端出来赚钱?北京的买主们也真是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