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徐夷则和善地笑着,在她眼中却近乎奸诈。

  故意的,他一定是故意的!

  应付完这一遭,奶娘便把话头接过去了,和徐夷则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闲话。

  她在乎的是母亲那边的情况,舅舅和母亲说了什么,她无从得知,但母亲出来时,脸色并不好看。

  脸色不好,但并未翻脸。

  冉念烟推想,大概是因为深埋心底的愧疚吧,父亲调往定襄的事是母亲一手促成的,这是她一直过不去的一道坎,若是将薛自芳的事深究下去,难免重提此事,倒时惹得祖母生出怨言,对母亲来说更加不利。

  比起隐忍不发的祖母,起码,父亲不曾将此事放在心上,无论是因为觉得亏欠,还是体惜。

  日子一如往昔,父亲每晚去祖母房中侍奉汤药,冉念烟每隔几天跟去一次,慈荫堂中侍候病床的孝子贤孙从未缺席,祖母本不是大病,几天光景就好了大半,只是还不愿和父亲说话。

  母亲也不提薛自芳的事,但是人人心里都有一口沉重的钟,只等着冬月二十那日,嗡然作响。

  十七那天,母亲决定带冉念烟回一趟镇国公府,父亲听说后显得十分紧张,却还是送她们去了,离别前,特意附在女儿耳边叮嘱道:“帮爹爹照顾好你娘。”

  冉念烟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连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竟想让一个孩子帮他完成。

  镇国公府还是如往日一般安宁祥和,扶摇亭里传来朗朗书声,郝嬷嬷扶着母亲,侧头对冉念烟笑道:“小姐不是也爱读书吗,正好和几位少爷切磋切磋。”

  同行的还有二舅母曲氏和四舅母李氏,三舅母因是孀居,这种场合不便出面。

  母亲笑道:“她才多大,不过是读着玩玩,怎么能和希哥儿他们的正经学问比呢!”

  曲氏摇头笑道:“未必,我瞧这孩子极灵慧,悟性也高,安哥儿不好说,可指定比我家那两个强。”

  母亲故作惊讶,“嫂子别说笑了,我家远支的侄子明哥儿最近刚从族学升入顺天府学,回来说什么‘二谢两徐一陆’,其中两徐就是你家的希则和南府里的丰则。”

  李氏道:“这是什么说法,为什么将这五人并举?”

  曲氏显然是知道的,却含笑不语。

  母亲道:“这是府学中极负才名的五位后生,二谢便是兵部尚书家的谢暄、谢昀两位公子,一陆则是内阁次辅陆明的独子陆庭训。谢家那两位我是见过的,咱们家这两位我可要好好瞧瞧呢!印象里都是他们小时候跌跌撞撞四处乱跑的样子,一眨眼都长大了。”

  母亲这话说得伤感,只因想到了人人皆有儿子,就连比她小的李氏也在去年喜得麟儿,只有她膝下单薄,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女儿。

  她自生下冉念烟后身子一直不好,刚有起色,冉靖就遭逢变故,现在又出来一个薛氏,也不知以后会如何。

  外祖母得知女儿回家省亲,当晚在荣寿堂摆下宴席。

  既是家宴,便免除了男女不同席的旧例,二老爷徐德嫌孩子们吵闹,让嬷嬷把他们带到花厅去,被外祖母拦下了。

  “难得来的齐全,你还要把孩子们撵出去,见不得我开心一天吗?”

  徐德急忙将嬷嬷遣出去,站起身连声赔不是。

  母亲环顾四周,竟不见嘉德郡主的踪影,宴罢后抱着女儿,留在荣寿堂和外祖母说体己话时才问道:“今日怎么不见大嫂?”

  外祖母道:“宫里有事,宣她回去一趟,这段时间常常不在家里。”

  母亲白了脸,能惊动嘉德郡主的,不是太后就是皇帝,这两位哪个出事,朝局都会动荡,继而影响京城世家。

  外祖母看出她的担忧,宽解道:“你就不要担心别人了,先想想你自己的事吧。”

  母亲含混道:“我能有什么事?”

  徐衡说过,并未将薛氏的存在告诉任何人,等时机一到,说薛氏是从清白人家聘来的妾室就好,反正她无亲无故,无人对证,正好借着这个压她一头。

  除了他,镇国公府里应该没人知道,突然被问起,不由得心虚。

  外祖母道:“你也看见了,满堂的儿孙,唯独你大嫂没有子嗣,宗妇无出,家中就不会安定,咱们家看着风平浪静,波澜都藏在水面下。你二哥为什么让孩子们去花厅,你明白吗?”

  母亲疑惑道:“不是怕孩子们吵闹吗?”

  外祖母无奈地笑着,“我的傻女儿,都当娘的人了,还是这样懵懵懂懂的,让我怎么放心得下!他是不想让夷则那孩子坐在席上,往日都是在各自房内分开用膳的,他不见这孩子倒好,见了总要皱眉。”

  冉念烟心想,怪不得徐德今日愁眉不展,原来是因为徐夷则的座次在徐衡身边,位居徐希则之上。依大梁的礼法,庶子位于嫡子之下,可长房的独生子就算是庶出,因身份特殊,总会特别照顾着些。

  母亲依偎在外祖母身边,还像个孩子似的撒娇道:“娘,我想……我们侯府这种情况,不如干脆给安绥纳个妾算了。”

  外祖母并没有过于惊讶,只是问:“你可是当真的,不是玩笑?”

  母亲没有抬眼,点头道:“我想过了。”

  外祖母想了想,道:“你身边的琼枝倒是很守本分,你若愿意,抬举抬举她,做过丫鬟的人,始终和你是一条心的。”

  母亲摇头,“不要身边的人,要找就从外面找一个我不认识,他也不认识的,自己房里的旧人是绝对不行的,我见了要嫉妒。”

  外祖母叹道:“你这孩子,哪里是嫉妒,分明就是不愿意。这是一辈子的事,不要勉强自己,你还年轻,再等几年看看,说不定就得了个哥儿呢。不过也就这半年的事了,不要再往后拖”

  母亲点头道:“我再想想。”忽然觉察出异样,这才抬起头,道:“为什么就这半年,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外祖母道:“你以为嘉德郡主频频入宫是闹着玩的?她虽不说,可也不难想到,太后年事已高,时间是有限的,到时候国孝在身,一耽误又是三年,可就没指望了。”

  第二日,嘉德郡主自宫中归来,母亲便又盘桓一日。

  她此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见到嘉德郡主,拜托她一件事。

  当见到嘉德郡主略显憔悴的面容时,母亲越发肯定外祖母的推测。郡主自幼在太后身边长大,情同母女,太后病笃,她焉能不心焦。

  倘若太后在此时薨逝,是不是就能避免薛自芳进门,待到三年后,情形如何全看她的本事了。母亲刚起了念头,就逼着自己把这不忠不孝的心思硬生生压了下去。

  嘉德郡主虽然憔悴,衣着还是得体的,从宫中回来没忘记换下宫装,改穿了一身紫棠色的家常衣服,先问过了母亲的近况,提起宫里的事,只说正逢多事之秋,并未细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