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章(1 / 2)





  牧碧微仔细想了一想:“我也不大记得,但那范氏仿佛的确是太后寿辰左右去了的,那会咱们才忙过了迁宫,又忙着照料玉桐,范氏已经失宠,就那么回事,哪里记得清楚呢。”

  她又道,“莫非范氏去前,李氏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为难她,不想范氏死了,李氏竟心虚了起来?”

  阿善沉吟道:“奴婢那会在永延殿外听着李氏为难范氏,仿佛此人很是刻薄,并不似会因范氏之死就回心转意而忏悔的人,奴婢在想,莫非晏昵宫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又或者是什么人,才使得李氏在范氏的祭日左右悄悄儿的去长信宫里祭拜?”

  晏昵宫的李氏这两年倒有些宠爱在身,渐渐的不比从前那么平淡寂寞,那一个李氏,牧碧微也偶尔见过两回,许是受晏昵宫主位崔列荣守着温室殿足不出户的影响,李氏虽然得宠起来,但人前也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与其他人都不怎么亲近。

  牧碧微对她虽然留意,但李氏宠爱和家世都距离威胁到她极远,牧碧微的注意力自然更放在了右昭仪孙氏、光训何氏这些人身上,这会听阿善这么判断,便蹙起眉问:“你是说……左昭仪?”

  原本牧碧微对左昭仪曲氏的印象不坏,但当初曲氏向她提出抚养西平公主之事,到底让她存下了几分疑心,那时候牧碧微觉得姬深不可能只得两位公主,终究会有其他子女,以曲氏的身份,还怕收养不到孩子么?不想这两年宫里却是接二连三的小产,新泰公主之后竟再无子嗣能够活到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牧碧微自然担心曲氏与自己抢夺西平公主,如今听说事情可能与曲氏有关,顿时慎重起来。

  阿善道:“奴婢也说不准,但女郎晓得晏昵宫的主位是崔列荣,列荣进宫后就没听说过得宠的时候,一直到如今,女郎进宫都快三年了,还没见过列荣的人,虽然如此,但太后对列荣也不是不看顾的,列荣在宫里一直默默无声,然而就是右昭仪,等闲也不会欺到列荣头上去,奴婢想着那李氏虽然如今在陛下面前也排得上,可到底也不过是那么回事,右昭仪不至于会越过了女郎和沈氏特特去对付她,太后那边呢更不会打压她了,所以若有谁逼着她不得不去祭祀范氏,恐怕……当初范氏不好的时候,左昭仪可是频频探望的。”

  听了阿善的提醒,牧碧微皱眉道:“稽南郡刺史虽然也算一方大吏了,可怎么说也不能放进左昭仪的眼里,这到底是什么事呢?”

  又道,“如此想来你资助那路氏倒是对的,当初她们两个差不多时候被陛下觑中,又差不多时候晋了位,想来之前范氏没宫后许是一直与那路氏分在一起做事的,或许那路氏知道些什么。”

  “连左昭仪都牵扯进去的大事,怕是路氏也未必知道。”阿善却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她道,“只不过此事奴婢心里始终觉得很是奇怪,一对赤金锭也不值当什么,若那路氏不知道,就当奴婢做了回好事罢。”

  “那是你的赤金,给也是你给出去的,若是没问出什么来,莫非我还要怪你不成?”牧碧微嗔了她一句,伸手摸了摸长发,却已经被阿善一点一点拿帕子绞干了,便道,“行了。”

  阿善把帕子放到一旁,拿了一只瓷盒出来,揭开便是一股茉.莉.花的清香飘出,从妆台上拿了一把玉梳,仔细的将盒中脂膏抹到牧碧微的长发上,拿玉梳细细的梳理起来,梳了几下,才问道:“聂舍人如今怎么样了?”

  牧碧微听到聂元生,嘴角便不由自主的一翘,又觉得太露痕迹,忙重新敛了神色,淡淡道:“他已经无事了。”

  只是阿善陪着她出宫又接应她回来,如何不知道她在青池轩里待了多久?却不肯就这么被打发,慎重道:“女郎如今是宣徽了。”

  她这话中之意,牧碧微自然听得出来,微微眯了眯眼睛,方道:“我晓得。”

  “聂舍人当年救过女郎一命,女郎与之亲近,本也不无道理,只是……”阿善斟酌了一下,到底道,“如今女郎身份不比从前,长锦宫距离冀阙宫再近,总是后宫之内,聂舍人出入宫闱虽然是陛下所特许,可也是有记载的,若被人从中察觉……”

  牧碧微不以为然道:“是我去了青池轩,又不是他到长锦宫来,再说纵然他过来,难道会走宫门正门不成?”

  “可是女郎,如此非是妇德!”阿善忍不住道,“后院倾轧,勾心斗角,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般与外男私会却是极不妥的!”

  牧碧微脸色迅速沉了下来,阿善看得心头一惊,却依旧固执的望着她。

  “妇德?”牧碧微打开她给自己梳发的手,猛然转过头来,冷笑着道,“今上那一个昏君,也配我以妇德对他吗?若非他昏庸好色,听信了那何氏的话,我早已三媒六聘嫁了人做主母,又何至于如今日这般,看似光鲜,却至今膝下没个亲生骨肉慰藉!”

  阿善嗫喏道:“可是西平公主……”

  “玉桐再好也不是我亲生的!阿善你自己有亲子,莫非还不知道这亲生与养女之间的区别么!”牧碧微压低了嗓子,厉声道,“若非当初入宫那几个月的避子汤喝下来伤了身子,我若是正正经经过门做人家新妇,又岂会宠爱至今却无所出!”她声音更低,却含着无尽的悲伤与愤怒,“何氏小产后,我一直都在想,那避子汤果真只是伤了身子吗?我会不会如何氏一样好容易怀上了,可怀着怀着就没了身子?又或者我已大受亏损,如那何氏……”

  “女郎怎么会这么想?”阿善忍不住道,“何氏小产那分明是着了旁人之手,再说女郎身子一向康健,纵然有亏损也总能调养过来……”

  牧碧微却冷笑着道:“何氏心计城府何等厉害?当初太后、聂元生,我,甚至孙氏都未必没在她手里栽过!她既然有了身孕,又是男胎,岂会不到六个月就没了?须知道坊间虽然有七活八不活之说,实际上若是中间滋补的好,六个月好歹也能生一生了,太后再怎么恨何氏,有姜氏的例子在前,何氏那一个可是确诊了的男胎!太后不会下手,孙氏这边,只得新泰公主一个女儿,未必不动心,咱们是想动手却没寻到机会……你说,那一胎到底是怎么掉的?当真是那两个御女的缘故吗?”

  “宫门一入,此生再无回头之日。”牧碧微有些疲惫的闭眼道,“莫非你要我一心一意守着姬深那贪新厌旧的主儿,最多对孙氏何氏她们动一动手脚,回头我们这些人都年老色衰,又或者新人进宫被厌弃,靠着父兄的官职,学那崔列荣不成?我本未必没有正经出阁,子孙绕膝之福,却因着昏君听信何氏的谗言,从此沉沦宫闱,他是个什么东西,又凭什么叫我给他守着所谓妇德?!”

  阿善低下头来,不敢再言。

  “你若是怕了,回头我寻个借口送你出宫。”牧碧微睁开眼来,冷冷扫了她一眼,沉声道,“你终究看顾了大兄与我一场,便是你这会就去告密道我与聂元生这两年往来从密,我总也不怪你!”

  “女郎说的这是什么话!”阿善听了,却是猛然抬起头来,厉声叫道,“我岂会害女郎!?”

  外间素绣素歌虽然被打发了,可服侍西平公主的宫人却亦被惊动,听得声响,并不真切,只当牧碧微这边发生了什么事,便听一个宫人匆匆过来问道:“娘娘?”

  “无事,你们下去罢。”牧碧微定了定神,扬声说道,待打发了宫人,她才轻声道,“是我说岔了,阿善别怪我。”

  阿善面色阵白阵红,到底叹了口气:“奴婢知道女郎心中不甘与愤懑,也是奴婢糊涂了……只是当初夫人临终教导女郎……”

  秋雨浩荡的夜中,灯火静静,主仆相对,都不期然的想起了闵氏,牧碧微怔怔良久,到底苦笑出声:“若阿娘一直都活着……”

  “只要女郎过的好便成。”阿善虽然不喜牧碧微背叛姬深,然而比起自幼看着长大的女郎,她到底还是做出了决定,怅然道,“是奴婢多嘴了,女郎权当今晚奴婢什么都没问过。”

  第二十七章 太后寿辰

  九月十九很快到来,高太后出身世家,又在宫闱里见惯了富贵,对于大肆庆祝兴趣不大,再加上,这样的日子,若要大肆庆祝,姬深后宫里不说多,妃以上的妃子那是一定要到场的,对于高太后来说,这等于是给她添堵,饶是她一再申明不许大办,但该到的人里,总也有她不愿意见的,比如说,两位公主的母妃。

  牧碧微还好一点,到底她也算大家闺秀,也不曾公然违抗过太后的意思,就是欧阳氏那件事上,高太后也知道那都是何氏的手笔。

  而孙氏素为高太后所厌,但也没奈何,孙氏如今已经是右昭仪,仅次于左昭仪曲氏,她的女儿新泰公主虽然不是皇长女,却是女以母贵,论尊贵比西平公主还胜过。

  姬深膝下至今就这么两个女儿,祖母过寿,还是五十整寿,叫孙女不出席,到底不好看,公主们年纪都不大,还离不开母妃照应,何况皇家也要皇家的体面,这样的场合公然将右昭仪打发在外,高太后自觉也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情。

  再者,她也需要考虑姬深的心情。

  因此这一日虽然起早就起来严妆,从宋贤人——自从作司莫纤纤和青衣萧氏死后,高太后伤心之下,便将宋氏从青衣晋为了中使,方贤人死后,索性晋成贤人——往下,整个和颐殿的宫人都换了崭新艳丽的宫装,个个口中吉祥话不断,可高太后依旧郁郁寡欢,好在温太妃早早用过了早膳赶到,一面看太后梳妆一边说起了过往的许多趣事,才使得高太后到正殿时面上有些许真心的笑意。

  正殿上却已经有些人先到了。

  高太后被温太妃和宋贤人一左一右的簇拥在了中间,到殿上玉座上坐定,拿眼光一扫殿下,便见最靠近自己的地方,端坐着自己唯一长成的女儿宣宁长公主,身旁跟着楼巡与一个年纪比楼巡略小的男童,正是宣宁长公主与楼万古的次子楼透。

  宣宁长公主下面,隔了一个空席,却是一个穿着丹底玉色缠枝石榴纹交领襦衫、束玉带、系着一条华丽凤尾裙的年轻贵妇,这妇人身旁亦带着子女,却是一男一女,女孩子年纪略长,约有十一二岁模样,容貌生得却与那贵妇不是很相似,但气度俨然,皆是一派大家气象,又不失皇室应有的威严——这便是广陵王的正妻广陵王妃,左昭仪曲氏的同母姐姐曲伯蘩了。

  广陵王妃身边所带的子女皆是她所出,那女孩子便是两年前向高太后进献过所谓凤穿牡丹绣屏的霭阳县主,男童便是广陵王世子,如今不过九岁,名叫姬悦。

  因着当初先帝继位前与济渠王的争储,许多宗室受到牵累,先帝登基之后,又因为感觉到命不久矣,为了不给姬深留下后患,在位几年,除了设法既拉拢又限制世家,就是一心一意的将那些年长又有才干、或者有威望的宗室一概干掉。

  所以如今的宗室十分的凋敝,再加上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在正殿里等着太后,广陵王妃往下,就只有几个明显拘束些的贵妇,年纪都不很大,却是先帝那一代的公主们所出的几位县主或郡王妃——先帝对不曾干涉储君之位的姊妹们颇为宽容,高祖的女儿中,也有教导子女特别用心的,几个郡王都是先帝和姬深才登基后奉遗诏所册,这也是为着姬深拉拢人心所为。

  在宣宁长公主另一边,打头的便是左昭仪曲氏,曲氏与广陵王妃一母同胞,生的其实很像,只是远不及曲伯蘩美貌,极为相似的五官,偏生曲氏使人觉得淡而无味,广陵王妃却显得温婉秀美。